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透视混改:地方国企入围国家试点 51家停牌公司引猜测

发布时间:2017-11-22 来源:证券时报 浏览量:4641

 前不久,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第三批试点名单,已确定将31家国有企业纳入第三批试点范围,其中既有央企,也有地方国企。此前,两批19家央企试点的重点任务正在逐步落地,先行先试、示范带动的作用逐步显现。而资本市场中,涉及国企混改概念的上市公司,也一直备受市场关注。

 第三批混改迫近

 继前两批试点混改的国企外,前不久,第三批试点名单也已敲定,共计31家国企,国务院国资委正在抓紧指导试点企业制定实施方案。从时间进度看,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进度,符合中央工作计划安排。

 据记者了解,行业内人士较为关注的是,试点企业总数猛增到31家;部分地方国企也入围试点范围,未来国企混改的步伐将会加快。

 综观目前央企、国企混改情况,基本是在子公司、孙公司层面推进改革。而联通混改是通过证监会“开绿灯”的方式,属于“特事特办”的特例,其他央企、国企很难享受到这种“特批”的待遇。地方混改中,山东交运、云南白药等几家国企是在集团公司层面上进行改革,可以作为地方国企、乃至央企的混改样本。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经济学博士刘诚近期一直对国企混改进行调查研究。他发现,现在国企重组或股份出让基本上是由央企、地方国资、社保基金等接手,民间资本的参与热情并不高。为了迎合国企改革的主流方向,现在各地对国企混改出现了一些错误解读,把国企交叉持股和国企兼并民企都当做混改的方式。这显然是为“混”而“混”,而非为“改”而“混”。

 北京大学教授唐遥在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时表示,民营资本入股国企将带来一系列的变化。从客观的硬指标来说,民企入股会降低国企杠杆率,提高净资本;从其他的“软指标”来说,国企将通过混改引进新的专业经营能力;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说,国企混改有利于提高决策水平,加强对企业运营的内部监督;从激励机制的角度,改进内部激励制度能提高现有资源的运用效率。

 停牌≠混改

 第三批混改名单敲定的消息,再度吸引了资本市场的目光,尤其是那些已经停牌的国企上市公司更是备受关注。

 此前,多家媒体报道称,数十家国企上市公司因“重大事项”或“重大资产重组”而扎堆停牌,或意在集中酝酿混改。一时间,那些停牌国企成了“香饽饽”。

 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21日,共有51家国企上市公司处于停牌状态(不包括今年暂停上市的5家国企)。在这51家公司中,仅哈药股份和人民同泰已经明确表示是因为哈药集团混改而停牌,一汽夏利等4家公司控股股东筹划的重大事项则是可能涉及控股股东变更。此外,海正药业停牌是因为核实上交所问询函的相关内容;S*ST前锋和*ST重钢分别是因为筹划股改和重整停牌。更多的公司将停牌原因表述为“因筹划重大事项”、“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等。

 由此可见,虽然市场多将国企上市公司停牌与混改联系到一起,但是从一些公司具体的停牌原因来看,国企停牌与混改并无必然联系。

 以深赛格为例,该公司11月13日突然发布公告称,因控股股东赛格集团有针对公司的相关事宜正在商议,即日起停牌。

 今年10月,深圳当地媒体报道了深圳市属国资全系统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方案制定的消息,为此,在深赛格停牌之后,市场人士倾向于认为,深赛格停牌或与深圳市国企混改有关。不过,深赛格11月14日晚间公告,赛格集团计划未来6个月内,至少耗资1亿元增持公司股份。11月15日,深赛格复牌。

 从深赛格的例子不难看出,国企停牌未必与混改有关。

 混改≠利好

 时下,一旦传出有上市公司涉及混改的消息,往往就会被人认为将对上市公司构成利好,一些专业研究机构更是在忙着去分析哪些股票可能受益。

 针对此现象,唐遥评价道:“混改只是提供了一个上市公司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平均意义上是个好事,但不考虑具体情况就去追热点、炒混改概念是不理性的行为。”

 对于这样的做法,董登新也不认同:“我们希望国有企业混改引进的战略投资者,能够以长期持股的形式深度介入到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当中。如果混改之后仍然是两张皮,那么就不能真正达到混改的预期效果。”董登新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如果国有企业混改既没有让引入的资本介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又不能让各方的业务融合,那么这样的混改恐怕就是形式大于内容。对于混改也要客观看待,要看进行混改的国有企业究竟引入的是什么样的投资者,在进入国有企业之后究竟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

 董登新认为,国有企业混改的本质是融合。以中国联通为例,阿里巴巴、腾讯作为参与中国联通的混改方,他们的大数据业务、云计算业务等都可以和中国联通有效进行融合。中国联通可以看做是一个广义的互联网公司,而阿里巴巴、腾讯都是最为成功的大数据整合者,阿里巴巴、腾讯的很多业务优势可以让中国联通“为我所用”,业务、市场和客户等方面都可以做到比较好的深度融合。如果国企的混改达不到这样的融合,那么对于重新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对国有企业效率的提高和经营管理的改善等方面的作用就会较为有限。不能将混改简单地认为一定是上市公司的利好,最终能否形成利好,还要看混改究竟引进了什么样的投资者,究竟是否会对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发展带来变化和提升。

 严凯文也表示,提到混改就认为会对相关上市公司构成利好,就认为股价会大涨,这其实是一个严重的误区。国有企业混改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但是从部分国企上市公司的混改案例来看,虽然混改取得成功,但是并没有在业绩方面有所体现,以至于我们看到个别上市公司在混改之后反而出现股价持续走跌。就二级市场而言,目前还是停留在混改题材炒作阶段。如果混改只是进行简单的合并,抑或是注入进一些新的资产进来,那么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很难对相关国有企业的经营产生根本性改善。

 “目前来看,二级市场的混改案例还没有让我们看到上市公司在混改后的业绩出现爆发式增长。或许以后有更好的案例出现,二级市场会更加关注。”严凯文说。

 什么才是好混改?

 统计看来,可能涉及混改的上市公司普遍特点是,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普遍不高,说明真正的盈利能力还较低;而且资产负债率较高,大部分高于50%,许多企业在利用高杠杆来盈利。这些特点在目前的国资背景的上市公司中很常见。

 实行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国有企业中引入社会民营资本,让国企的资源和民企的效率充分结合,让民营资本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不断降低企业杠杆,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让企业成为真正赚钱的公司。

 国企改革如何从形式走向内容,从而进入下半场的角力?尽管已有不少地方和企业先试先行,但国企混改如何破局,仍旧是值得探讨和思考的话题。

 “在引入民营资本,激发企业活力的同时,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就显得十分重要。”唐遥补充说。

 (图片来源:互联网)

返回列表
下一篇:立足服务实体经济 引领私募基金健康发展